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时间:2022-07-05 05:50:58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实际余额效应帕廷金是犹太血统的美国经济学家。长期任以色列希伯莱大学教授,从ear;世纪4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货币理论与一般均衡方法的研究。他的代表作《货币、利息与价格: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融合4出版于1965年.这一著作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视。帕廷金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个人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个人手头的实际的货币余额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人消费和储蓄水平的变动.进而分析社会的消费、储蓄、投资、物价问题。从分析的顺序上说,帕廷金的方法具有先个别后一般,先静态后动态,先微观后宏观的特点。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在帕廷金的体系中,“实际余额"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惫义。“实际余额”是指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一个人由于支出的需要,将财富或收人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保存在手中,这就是货币余额.由于物价的变动一个人手头保存货币余额的多少需要通过物价水平折实.折实后的货币余额就是货币余颊的真实价值,也就是帕廷金所说的“实际余额”。“实际余额效应”则是指由于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从而影响人们消费、储蓄、投资等的意向。用帕廷金自己的话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余额效应本身就是一种分配效应”。这是因为,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的变动将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变动、收人的变动,进而带动收人分配比例的变化。

    帕廷金从消费者选择的角度展开论述。他指出,每个消费者都会在一定时期(比如说一星期)开始时,考虑白己已经拥有的消费品数量和手持货币的余额,在这段时期内需要购买的消费品数盆和支出的现金数额,以及在这个时期结束时准备持有的消费品数量和手持的货币余额。这就会出现现有货币余额和期望货币余额的不同。假定个人的现有货币余硕多于期望货币余顺,他将增加消费和支出,将多出的钱用出去.假定个人的现有货币余额少于期望货币余额,他会减少消费和支出,以实现现有货币余额与期望货币余顺的一致。如果这个时期的物价水平保持不变.那么期初和期末手持货币的真实价优也不变。如果这个时期的物价水平发生变动.那么期初和期末手持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将随物价变动情况而调整。因此.在帕廷金看来.重要的不是名义货币余额,而是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即“实际余额”。帕廷金的这个论述假定公众不存在货币幻觉。

    帕廷金进而认为,人们对一般消费品、投资品、实值债券以及货币“实际余颇”的需求.与个人实际收人、利息率水平和现有货币“实际余额”有关。如果利率不变,个人实际收人不变,但现有货币“实际余额”发生变动,那就会引起个人需求的变动。作为个人的集合体,社会需求的变动也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利率水平和人们的实际收人不变的条件下,社会的需求取决于现有货币“实际余额”总址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