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金融2022年最新业务

时间:2022-07-16 09:03:31

一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根据国际上老龄化的标准,老年金融60周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达到10%或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表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老年金融占总人口的12.6%。相较于2018年年底,老年人口增加约439万。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到2050年,中国5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将达到46%,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二是人口老龄化对金融服务需求增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深入,中老年人口比例的逐渐提高,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程度将会有长期、持续的下降,中老年群体对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的提高,老年金融要求银行加快老年金融布局。在现有养老保障体制提供有效养老保障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选择具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就成为居民的必然选择。老年金融有财富管理需求和沉淀投资资金的个人数量将持续增加,财富存量效应更加明显,推动老年财富管理市场的长期繁荣。三是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老年化金融需求。第一,高度重视老年金融。商业银行应将养老金融定位为银行的战略新兴业务,专门制定特色化的养老金融服务信贷政策,围绕老年金融消费和投资特点,开发相应的金融科技和服务手段,建立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与养老金融同步发展的新型养老金融服务模式。第二,成立老年金融专业化服务机构。近年来,多家银行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养老服务机构。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设立了专门的养老金业务部,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分别由投资银行部、资产托管部、普惠金融部的养老金融中心等负责养老金融。未来各类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老年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第三,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服务产品。针对老年客户的避债避税、财富传承和遗产规划等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要开发差异化的养老理财产品。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对冲老年人面临的各类金融风险,满足老年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在老年金融产品设计和宣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具体特点,包括老年人的行为能力、读写习惯、风险偏好等。第四,老年金融强化老年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立足自身实际,有效解决老年人金融服务难题,强化金融安全教育,引导老年人提高金融电子化设备的使用能力。

2020年7月9日,支付宝发布的《2020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老人们仍在努力跟上数字时代。比如,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为老年人定制的支付宝“关怀版”访问量同比增长6.6倍;过去3年,支付宝老年用户数量翻了4.5倍,三线以下地区增幅更高,达5.5倍。该报告还显示,在支付宝的各项服务中,老年人最钟情的服务是理财、社交、支付。同时,访问量增长最快的则是医疗健康、黄金理财、电子社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