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理论过程分析

时间:2022-06-10 09:05:18

转型经济理论过程分析总体而言,转型经济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计划经济向转型经济理论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转型经济理论它涉及世界1/3的人口和大约30个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越南、乌克兰以及波兰等。由于各国采取的转轨模式各异,其现实结果也有极大的不同。俄罗斯自1992年开始实行激进式的转型,除1997年的经济略有回升外,其他时期的经济一直负增长。1998年,俄罗斯与转型前的1991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左右(叶林祥,2004)。转型经济理论而在东欧国家中,没有推行“休克疗法”的波兰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1997年,其GDP恢复并超过1989年的水平。与其他转型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并没有按照“华盛顿共识”的内容进行改革,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从1978年开始实行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并一开始就重视且进行很多“次优”的制度改革,如建立乡镇集体企业、对金融进行控制、价格双轨制、财政承包制等(钱颖一,1999),而且转型经济理论还大力推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率还是经济发展势头来看,中国的表现是一枝独秀的,1979~2002年,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9.4%,人均GDP年均增长8.1%; 2003~2014年11年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也基本达到或接近两位数,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的转型和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理论界对转型经济理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华盛顿共识”(WashingConsensus)—“后华盛顿共识”(Post-Washing Consensus)—“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几个阶段。“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讲授的均衡理论(Williamson, 1990),是针对市场机制已经建立但市场关系扭曲的解决方案,其隐含的逻辑是只要主要指标好转,市场机制的效率就能够得到发挥。其缺陷之一是评价标准十分教条,共识是否存在本身都受到质疑(Stiglitz, 1998),缺陷之二是即使共识存在,转型经济理论也无法确保转轨国家依据这样的共识就可以自动建立目标模式确定的制度(吕炜,2005)。“后华盛顿共识”对“华盛顿共识”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对此,钱颖一(1999)转型经济理论提出了转型理论的新认识:转型经济理论更注重制度的建设和对转型次序的研究,包括制度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作用等,弥补了华盛顿共识忽视的问题。而“北京共识”则是2004年5月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模式”的正面肯定,转型经济理论只是作为一种理念提出,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国内学者(如吕炜等)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