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率高达92%!4月打新太难了,12家IPO,11家跌破发行价

时间:2022-05-01 20:24:06

打新股曾经是一个好生意,尤其是在注册制之前,基本是属于稳赚不赔的商业模式,即便是在注册制在科创板实施后的两年时间中,也是以赚钱为主,但是今年以来,打新股的商业模式变得越来越艰难,上个星期笔者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了今年以来上市的91家企业,跌破发行价的股票数量达到50家,破发率达到惊人的55%。

但是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今天我再次查了一下4月份已经发行上市的12家企业,截至到4月18日上午收盘价,有11只股票已经跌破了上市发行价,破发率高达92%!这个数据恐怕让绝大多数股民意外:想到了今年打新的难度,但是没有想到这么难!而且是越来越难!

1、破发率92%,12家IPO,11家跌破发行价

4月份有12家企业顺利完成IPO并上市交易,仅有1只股票的股价在发行价之上,其余11家均跌破了上市发行价,破发率达到了92%。

为何会有这么高的破发率?

我们以跌幅最大的普源精电为例,该股票4月8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60.88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为45元,盘中最高冲到52元,收盘价为39.78元/股,上市首日即跌破了发行价,盘中最高价都大大低于发行价。

此后几个交易日最低跌到了35.38元,较发行价下跌了42%,现在反弹到42.24元,较发行价下跌了30%。

公司本身是属于通用设备领域,主要业务是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算是硬科技企业,这是科创板所推崇的。

但是却是亏损上市,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江苏苏州,2018年到2019年总共盈利8500万,这两年的营收近6亿元,净利润率15%,净利润率还算可以,但是2020年和2021年连续亏损,尽管营收在保持增长 ,但是增收不增利,2021年营收达到了4.84亿,同比增长37%,但是却亏损了390万,

因为公司是亏损的,所以没办法用市盈率去估值,我们就用市销率吧,按照上市发行价去估值,上市发行估值为74亿元,而公司2021年营收为4.84亿,市销率为15.22倍!这个估值是非常高的,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哪怕是互联网企业也没有如此高的市销率。如果按照市盈率来估值,其估值也达到了9.8倍,这个估值同样也是非常高的。

我们找到了同属于仪表仪器行业的汉威科技来作为对比,汉威科技是该领域的龙头,营收和总资产都是第一名,市销率仅有2.3倍,市净率1.7倍,作为行业的龙头,其估值都远远低于普源精电的发行估值600360股吧###

普源精电如此高的估值是怎么来的?公司原本的融资金额是7.5亿元,但是最后实际募资却达到18.46亿元 ,增长了148%,也相当于是估值临时提高了148%,这些机构是怎么做到如此有自信的

但是二级市场的股民也不是傻子,上市当天股价就破发,现在上市才一个星期,已经比发行价下跌了30%,这个就是二级市场的反馈,韭菜也有反抗的时候。

2、所有的人都亏损吗?

普源精电上市就跌破发行价是否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亏损的?其实不然,因为不同的投资者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你如果是打新的股东,那么成本就是60.88元/股,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恐怕会被套很久。

但是在一级市场有很多投资者很早就进入了,他们的成本要低得过,这家企业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其Pre-IPO的时候引进了不少股东,其中不乏高瓴资本这样的全球知名投资机构。

高瓴资本在2020年12月份投资普源精电,眼光是极其精准的,精确瞄准了IPO,高瓴资本投资1亿元,获得228.6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2.51%,估值为40亿元。当时投资的1亿元,现在市值9700万元,稍微亏了一点。

高瓴资本这样的投资机构这次也没有占到便宜,但是其持股成本依然比打新的投资者要低不少,这也说明其安全边际要高得多,在投资圈都有一个规则,那就是后面的估值不能比前面的低,一般上市的估值都会比之前融资的估值要高,接盘的当然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还有比高瓴资本这种专业投资机构成本更低的吗?

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原始股东,他们的每股成本不会超过1元钱,现在的股价是42元/股,这些股东的持股成本是远远低于当前的股价的,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高瓴资本当然不傻,这次虽然有点小亏,但是他们依然是风险最小的一批投资者之一,2020年当时芯片的估值是非常高的,市场非常看好国产替代,普源精电的招股说明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目前唯一 搭载自主研发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组并成功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中国企业

这句话也说明了当时高瓴资本为什么会以那么高的估值入股,这是其中之一,仪表仪器、芯片和国产化原本就是当时最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几个标签,沾上一个就不得了,何况还是三个。另外就是即便后面亏损了,上市的估值依然可以比之前融资的估值更高,这是非常需要战略眼光和信心的。

总结:注册制实施之后,A股的生态会发生很大变化,监管层当时为了避免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联合推高发行价,特意要券商跟投,原以为这个策略能够避免高估值发行,但是没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介机构选择和上市公司共同推高发行价,作为补偿,也大大提高了发行费用,比如普源精电的发行费用高达1.8亿元,其中券商1.55亿,会所1253万,律所670万,信息披露费用471万。600360股吧###

发行费用达到了融资额的10%,如此高的比例在以前都是非常少见的,对于券商来说这是稳抓不怕的生意,这次普源精电的保荐机构是国泰君安,跟投金额为5999.9万元,也就是6000万元,这点跟投金额和1.55亿元的保荐承销费用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即便是全部亏损了,依然有近1个亿的保荐费用是净赚的。

所以跟投制度并没有成为打断保荐机构和上市公司联手推高发行估值的良性制度,中介结构和上市公司选择同时推高发行费用和发行估值,最终的成本由二级市场的股民买单,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二级市场的股民即便是韭菜也有醒悟的一天,新股连续破发就是韭菜们无声反抗的结果:高估值发行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