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余额理论

时间:2022-07-04 07:21:26

20世纪20年代,一些经济学者如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罗伯逊等推出了另外一种理论,现金余额理论他们着眼于个人对货币的持有需求,重视微观个体行为。在他们看来,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有自己资产的问题;这些个人的需求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

剑桥学派的理论被称为现金余额理论(cash balancetheory),该方程也称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认为,虽然一国通货的数量与其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利用货币支付直接完成的交易总额,但这种关系并未说明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现金余额要了解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还必须注意该国人民以通货方式保有购买力的数额。可见,剑桥学派已将注意力转到探讨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上。剑桥学派还认为,个人会比较持有货币和投资其他资产这两种行为之间的收益和损失,进行利弊权衡,从而决定以货币形式持有现金的比例,现金余额即现金余额。在此基础上,他们假设货币需求同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现金余额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另外,还假设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和供给会自动趋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