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发展趋势

时间:2022-07-18 11:03:38

会计准则发展趋势,会计准则发展阶段直到20世纪初,会计准则会计主要被视为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在这种艺术观的指导下,会计实务的多样化和混乱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资产计价问题上,会计师听命于公司管理层的要求,满足于在账面上调整资本价值,会计准则高估资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的价值的事例屡见不鲜。松散的会计实务被认为是导致3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崩溃和萧条的原因之一。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当时会计实务中的一系列弊端提出了激烈的批评,如折旧处理和合并报表过于多样化,未报告销售收入总额的数字,非经营收益和经营收益未作明确划分,实发股利超过报表上已宣告的股利,等等。

为了平息社会各界对会计职业界的强烈不满,美国会计职业界开始着手制订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建立为专业人士共同接受的基本标准,并于1933年提出了第一个会计原则草案。1934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批准通过了其中的5项建议,即(1)不存在未实现的利润;(2)不将任何溢余借记,以避开收益账户;(3)兼并前子公司的已赚取盈余不能作为母公司的已赚取盈余;(4)库藏股的股利不是收益;(5)来自公司官员、职员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必须分开列示。后来美国会计师协会又增补了一条:(6)捐赠资本不导致盈余。这6条被作为“认可的会计原则”正式公布。193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声明,如果其管辖的公司所遵循的会计原则是有权威支持的会计准则,且不与委员会自己制订的规则相冲突,则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以接受的。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自己并没有制订会计规则,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同年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负责“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会计准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声明实际上是将会计行为规范的制订权赋予了会计职业界。从此,以职业界为主体的会计准则制订过程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