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形成机制

时间:2022-06-02 15:51:59

资本市场动荡的现象没有统一的脚本,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股票形成机制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和货币宽松政策给蓬勃发展的经济提供燃料。此外,通常形成机制还会伴有技术革新,比如铁路、汽车、无线电和互联网等,所有这一切都能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形成机制降低失业率,维持低水平的价格,并创造经济增长。在整个过程中,可能还会使竞争能力增强(比如自由化和全球化)或者原料价格下降,这两者促使通货膨胀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再加上过于宽裕的货币数量,人们都会乐于投资。至于投资股票,还是投资房产或者郁金香球茎,在这时都不重要了。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如说是各种心理上的“配料”:一个貌似合理的故事加上内心的嫉妒。

对这些故事来说,重要的是听起来合情合理,而不必确有其事,这类故事经常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实际上,无论1929年,还是2000年,人们都应该知道股价是不可能涨到天上的;2007年,人们也应该知道,以较少的风险获取较多的收益是违背资本市场的基本原理的,更多的货币收益总是伴随着更多的风险。但在过热的经济环境中,这样的不同意见是不起作用的。如果一个投资者像汉克那样询问得太多,他就会被打上傻瓜的印记。请不要反对随大流的乌合之众。请不要当傻瓜。

以前,当我们向父母解释为什么数学只得了5分时,我们就经常用这种办法:其他孩子的成绩也没有比我更好,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都很悲惨。这种糟糕的诱惑使机构投资者增强了对跟风浪潮的推力。他们投资于其他人也购买的股票,由此进一步推升了股价,加剧了恶性循环。此外,分析师、银行专家和资产管理人受到系统性限制,也要保持乐观。他们不能跟客户说,股价形成机制已经过高,人们应该放弃高于100%的利润前景(这正是汉克的问题)。所以,银行家和资本市场专家用他们的评论意见助长了股价泡沫。遗憾的是,媒体也同样推波助澜,因为如何能赚90%的故事总比如何能亏100%的故事好听。人们不希望损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想在后面用单独一章来深入讨论。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已经认识到市场失控的投资者的逻辑,那么形成机制整个事情就变得更加糟糕了。即使已经肯定股价会暴跌,也还应该积极参与,只要这时股价还在上涨。否则的话,你就会错过很多赚钱机会。你只需要及时抽身就行了。由此,形成机制抛售有价证券成了一种黑彼得游戏,类似于击鼓传花游戏。只要还能够把股票或者抵押债券卖给下家,游戏就还在进行。只有对最后一个投资者来说,有价证券变成了黑彼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