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心灵禅语免费版)

时间:2024-03-22 21:44:49

1、尽职尽责,在工作中快乐,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

2、佛诫罗喉罗颂云:十方世界诸众生,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得自轻而退屈!(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七十六

3、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维摩经》卷下,法供养品

4、大心菩提心,诸心中最上,解脱一切缚,具足诸功德。《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

5、天天禅语与人结好缘,句句都是法;与人结恶缘,句句成是非。

6、若初发心时,誓愿当作佛,已过诸世间,应受世供养。(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

7、悟三世的妄想不能得而有真心,所以悟日悟心。(五代)延寿《宗镜录》卷25

8、想要家庭吉祥和谐,就要时刻开心,天天祝福家人。

9、道德被嘲笑是因为假道德的人太多;善良被嘲笑是因为伪善者太多。

10、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11、佛言:吾无数劫时,本为凡人,初求佛道以来,受形五道,生死无量。计吾故身,不能以数。《太子瑞应本起经》

12、菩萨闻未闻,应思其义理,不应作是言:我昔未曾闻。《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13、闻思修慧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痛苦之良药也,伐烦恼树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佛遗教经》

14、经常以理解他人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会减少很多麻烦。

15、佛告诸比丘:我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49经

16、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17、菩萨为化一众生,普尽未来无量劫,如为一人一切尔,此救世者所住处。《华严经》卷七十七

18、天天禅语贪生,会善解;恶念消失,不会作恶,灾难自然远离。

19、又如大海同一咸味,佛法亦尔,同趣涅槃,一味解脱。《佛说华手经》卷一

20、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对未来,这是我们对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21、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等正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一

22、没有孩子,没有女人,私下认为留钱是没有用的。有这种想法,送钱送物是不净的。

23、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胜鬘经》

24、当然不是。但如果我们把爱当作种子,我们就能收获爱的果实。

25、我说工业就是思考,因为因为它的意愿,人们会通过自己的身份去创业。

26、佛心禅语 如果不能影响别人,就做自己该做的事。-证严法师

27、修行的最终目标是生死攸关,最终在生死大事面前。

28、需要帮助的时候,平时种下的因会和你因缘会产生相应的果报。

29、一者尊重,二者下心,三者发起精进,四者不失正念,五者随闻受持,六者心善观察,七者如闻转教,八者不自赞毁他。是名八法人于多闻。《大宝积经》卷-。-,善德天子会

30、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人,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楞严经》卷三

31、信能渡诸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除苦,智慧得清净。《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601经

32、随所作法,起殊胜愿,无不成就,而于其中无有

33、一切福德无有不入初发心中。《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上

34、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若般若慧发,则一心具足万行。先开见地,后可言修证。(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35、用智慧净则心净,用心净则一切功德净。《维摩经》卷上,佛国制品

36、佛心禅语 望断冥鸿无处秋,苍苍一色水连天。-《宏智禅师广录》

37、佛心禅语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就像佛一样。古灵禅师

38、布施,财产多少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心;崇拜,关键在于是否虔诚。

39、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一

40、闻思修三,应同时进趣。仰米达果(见《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41、发心不难勇锐,难于坚久。(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42、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43、什么是菩萨?能经常意识到众生的心故。《优婆塞戒经》卷一,解脱品

44、不取天眼等五通造事外道,唯取人理凡夫耳。(唐)法融禅师(《宗镜录》卷八十)

45、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法句经》卷上,明哲品

46、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明)澫益《阅藏知津序》

47、佛语禅话待人处事,原则上方便,方正中和谐。

48、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迦叶菩萨品

49、世间聪明人,能防身语意,让不造众恶,名真健丈夫。本事经卷五

50、人之无闻,老如特牛,但长肌肥,无有智慧,生死无聊,往来艰难。《法句譬喻经》卷三

51、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者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者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如来智印经》

52、天天禅语不是因为别人的辱骂而生气,而是因为受到表扬而开心,叫平常心。

53、阿赖耶知执分别被各种迷识污染,阿赖耶知无明法。《觉性自现续》

54、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凡夫是“命运”随业转,觉悟的人则能“运命”。

55、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

56、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脱得知命之岁,除童稚无知,至三十豪.四十富,且约其间三十年,于中有疾病灾祸愁忧苦恼,居强半矣。所以昔人有言:浮生一月之中可开口而笑,只四五日矣。故知忧长喜促,乐少苦多。如在万仞之危峰,似处千寻之沧海。纵得少乐,毕虑漂沉。且夫有生劳我处胎,有老夺我壮色,有病损我形貌,有死坏我神灵,有荣纵我骄奢,有辱败我意气,有贵使我侨倨,有贱挫我行藏,有富恣我贪婪,有贫乏我依报,有乐动我情地,有苦痛我精神,有赞起我高心.有毁灭我声价。乃至寒则逼切我体,热则烦闷我襟,渴则干我喉,饥则赢我腹,惊则慑我魄,惧则丧我魂,忧则挠我神,恼则败我志,顺则长我爱,逆则起我憎,亲则牵我情,疏则生我恨,害则殒我体,愁则结我肠。乃至遇境生心,随情动念,或美或恶,俱不称怀。皆长业轮,尽丧道本。其或更诡于君,悖于父,傲其物,趋其时,兽其心,狐其意,苟其利,徇其名,诳其人,谄其行,附其势,欺其孤,渊其殃,崇其业,扇其火,吹其风,骤其尘,背其觉,邪其种,睽其真。但顾前,非虑后。只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五代)延寿《警世》

57、如果不是为了心,而是为了心,除烦恼,如日出无暗。《正法念经》卷五

58、一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朋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59、不与大菩提心相应,云代佛扬化,吾不信也。不与为生死心相应,云大菩提心,尤不信也。胜负情见不忘,仅成阿修罗法界;名利眷属意念不忘,仅成三涂.魔罗种子。随其所见所闻而起法执,不能舍弃名言习气,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不知种种四悉因缘,仅成凡外戏论巢窟。学问益多,害心益甚。学人益盛,正法益衰。(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60、世界比出生更重要,生活比生死更重要。利他主义比自利更重要,普济主义比独修更重要。

61、恶生于心,还自坏,如铁生垢,反食自己。《法句经》卷下,尘垢产品

62、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楞严经》卷六

63、鸟必学飞也,而后毛羽成;舟必学操也,而后江河济;松柏必历岁寒也,而后贞干坚。行人必以佛祖自期也,而后成佛祖。(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64、为除三毒刺,专求智慧犁。《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65、大乘信为父,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乳,诸佛如贵子。《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66、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二,二庄严品

67、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保蒙救济;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清)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68、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譬如以灯人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蔽障,悉能除尽。《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69、愿为众生趋走,让彼安隐欢快乐。《优婆塞戒经》卷名义菩萨品

70、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71、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十二

72、曲折的道路并不是目标的最大障碍,一个人的思想是成败的关键。

73、因缘生世,佛不如说,因缘就是世间,如干凯婆城。《入楞伽经》卷五

74、不知显教之理,不得听密宗之法。《引导经》

75、发心菩萨,若于如是一切诸法,不爱着.不思想.不见不知.不闻不识.不取不舍.不生不灭,是则名为真发心也。《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76、视为水上浮胶,视为海上蜃楼,若人观世如此,死王不能见他。

77、禅非语文可以阐扬,消除妄想可以品尝,每个人心中都有禅,心外找禅自忙。

78、以佛心看人,周围的人都是佛;以鬼心看人,到处都是狰狞的鬼影。

79、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事亲不孝丧后悔,对主不忠退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有财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禅门日诵》

80、空自发愿,不如说行,欺诳众生,是名欺佛。复次,一切法中不如说行,是名欺佛。(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

81、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大般若经》卷一七二,赞般若品

82、佛言,人生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景不动难,善解方便难。《四十二章经》

83、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南本《涅槃经》卷四,四相品

84、诸佛世尊出人间,不是天而得。《加一阿含经》卷等见品

85、心灵禅语 对别人有利就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有害。

86、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人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清)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87、如果这三个行业相似,我的意业最重。《中阿含经》卷《优婆离经》

88、发菩提心所谓有道,非救一物,普济天下,无害为道。《法句经》卷下,奉持品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89、于佛法中,初发菩提一切智心,生如来家,为法王子,即为一切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四十华严卷三十六

90、分别不相应,依他即清净,所住离分别,转依即真如。《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91、弃教参禅,不可得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92、若人发菩提心,以有所得故,于无量阿僧祗劫修集慈悲喜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当知是人不离生死,不向菩提。(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

93、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94、善意不生恶 在地上种菜不容易长草;心中有善意,不容易生恶。

95、流俗知见,不可人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96、菩萨常应住于世问《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

97、佛心禅语 莲花种子,荣憔悴,时不相待,珍惜!(彭二林)

98、求一切福德,皆应修学智慧方便。《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于诸寿命中,慧命为最胜。《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

99、厚集一切善根,所谓四宏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学观品

100、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101、若有菩萨心坚固,久处生死无疲厌,彼当具足普贤行,得佛功德无能坏。四十华严卷四

102、了知真实,说名为智。《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渡水须桥船,直箭须用火,匠由斤斧正,智以慧自调。《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103、斋戒是素食,戒律是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一切生物。

104、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者,所谓般若波罗蜜。《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105、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民国)弘一《佛法十疑略释》

相关推荐
心灵禅语(心灵禅语锦集)
心灵禅语(心灵禅语推荐)
心灵禅语全新版(心灵禅语)
心灵禅语(心灵禅语免费版)